电镐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电镐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三钱神横行的大清官场-【xinwen】

发布时间:2021-10-12 10:00:46 阅读: 来源:电镐厂家

晚清官场的极端腐败,成为封建王朝处于崩溃前夜的一大征象。那时的官

场就如市场,如大贿赂场。晚期官场上,许多东西 都可以买卖,许多事情都非贿赂不能办成。买卖和贿赂时,或公开交易,明码实价,露骨地行贿索贿;或偷偷摸摸,暗地成交,将行贿受贿装扮得儒雅含蓄。“火到 猪头烂,钱到公事办”,“有钱能使鬼推磨”,“钱神”他老人家在这个时候就像是一只螃蟹,横行无忌,进行了最为光辉与露骨的成功表演。

1.钱出,官来“捐官”这个词在现在已经听不到了,但在晚清时,这是一个流行词。它又被称为“捐纳”、“捐班”,而使它传遍九州的要归功于清朝中央政府。该政府公开推行用钱买官的制度,把这种行为称为“捐官”。

捐是美称(意为捐款授官),实际上就是买官。清朝老百姓就说:“捐官做,买马骑。”捐与买并称。请朝虽然出台了这项制度,但也并不是任何人可以买的。八 旗户下人、汉人家奴、优伶这些人就在此项制度之外。事实上,即使该项制度授予这些人买官的权利,他们也没有能力行使。因为买官是需要一大笔银子的。

这三种以外的人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官职。你的银子少,买到的肯定是小官,银子多,买到的肯定是大官;银子少,买到的官职多是虚衔,银子多,买到的官职则是实官。成本越高,实惠越多。官职俨然就成了商品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是否能当上官并不是看你的能力,而是看你的钱力了。官职与能力永远不在见面,大量有钱而无能的人则当上了官。这些人里虽然也有之辈,但大多数却都是财主少爷、纨绔子弟似的饭桶。如你所知,只要有了钱,就可捐个官做。

这些纨绔子弟一旦买了官,其劣根性就表现出来了。他们捐了一个官职后,就以衣锦的姿态归家。在家乡,大家虽然知道这个官来得不正,但因为是官,不正也得正。所以,百姓们对这些人的态度很是恭敬。他们也不要脸,常自命缙绅,出门乘轿,仆从持大字刺,充斥衢巷,洋洋自得。

《老残游记》的作者刘鹗在日记中写到他与友人聚谈得志后的快乐,有个叫沈虞希的说:“如果我有了钱,就花上十六万捐个三品京堂。”

官服补子。清代补子是官员补服区分官级的标志,其纹饰和形制承袭而来。想穿一身有补子的官服,只要有钱就可以了,因为清朝的官职是可以买卖的,这在当时是公开的秘密

有人问:“如果还有钱做什么呢?”

他回道:“为子捐京堂,为孙捐京堂。”

这样讲话的人大都是商人,因为商人有钱。一个人一旦有了钱后就觉得需要有人“尊重”他,而在大清朝,值得“尊重”的人除了土匪就是官了。

有一个贩卖大米赚了钱的商人在道旁摆摊售米时挨了一顿打。原因就是横着走过来的县典史发现他让路让慢了。米贩子回到家越想越气,第二天就问别人:“这个父母官是什么科甲出身?昨天如何那么威风?”

有人告诉他:“他是个铜进士出身。”

米贩子不明白:“铜进士为几甲?”

人家就告诉他:“只不过是银子科,三甲罢了。”

他还是不明白,人家就给他解释道:这个家伙的官是花钱买来的。

米贩子一听拿钱可以买官,就愤怒道:“我也有银子,也要买官,岂能甘心受辱挨打!”他说到就做到,不久,就带了钱进京,一问价钱,只好捐了个未入流的官,后被分配到京南。

许多商人都是大字不识的,可有的因为捐官,竟成为主管文化方面事宜的官员。某商捐得巡检后,很快当上巡抚,乡试例须巡抚监临,于是一个商贾成了掌握众多士子命运的官员。有人作联讥之曰:“巡检作巡抚,一步登天;监生当监临,斯文扫地。”

官职是具有极大诱惑力的,有人之所以想做官,是因为可以在大街上横着走而没有人敢管。也有的人是为了光宗耀祖,还有的人干脆就是想凭着官职捞点钱。

于是,就出现了许多捐官的怪现象。有的人卖掉家产,有的向亲友借钱,有的几人搭伙凑钱,还有的因钱少便先捐个价廉的小官,然后通过在官任上捞钱后再捐大官。

大名士李慈铭为了捐官卖掉了田产,捐了个京官郎中。汉口有两个要好的小贩想捐官,因各捐一官钱不够,就商量好先捐一个官职给其中一人。在凑得的三千两银子中,甲贩出了七成,乙贩出了三成,于是捐的官给了甲贩,乙贩则当了甲贩的司阍。

在绍兴,有个叫蒋渊如的游民想捐官,但钱不够用,就与四个朋友商议凑钱买官,说好得官后捞了钱按捐官时出资多少分成。后来,捐得的知县一职由蒋渊如担任,其他四人分别做了蒋的师爷和长随。

事实上,这些人根本就不用担心自己所捐的官会丢掉,他们只担心有没有足够的钱来捐得一个像样的官。因为在大清晚期,钱出,官必来。就像买红薯一样,给了钱,肯定就能得到红薯。

2.官职是如何用钱买卖的

晚清时节,有一句话很是流行,这句话叫做“千里为官只为财”。在大清官场上,捐官的大部分人完全是以发财为直接目的的。小说家李伯元通过小说的主人公嘴里说道:“‘千里为官只为财’,官不为财,谁肯拿成万银子捐那大八成的花样呢?”

——“大八成花样”是捐例中最优越的一种,即(凡缴纳现银的,只需缴满规定银额的八成,便可提前得缺。)

捐官者所以放弃原来的营生而捐官,是因为他们知道“遍天底下买卖,只有做官的利钱最好”,做官是真正的一本万利。有一个富商捐了个知府,引见时皇帝忽然心血来潮,问他:“既然经商可以致富,你又何必捐官呢?”

富商实话实说:“‘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’,经商获利虽多,但终不如做官获利优厚,而且当商人也不如当官体面,所以我才弃商捐官。”

不知道皇帝听完他这句话后是喜是怒,但无论如何,这位富商肯说真话的行为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。大概也正因为这样,所以,但凡捐了官的人一旦走马上任便贪 婪如虎狼。清欧阳昱《见闻琐录》说,捐官者一旦得到官,既要在官任上将捐官时借的款还清,又要为以后积储,所以贪黩至极,“如委群羊于饿虎之口,虽有强弓 毒矢在其后,亦必吞噬而无所顾”。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(www.lishixinzhi.com)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。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NK细胞治疗肾癌

免疫治疗疗法价格是多少

免疫治疗癌症的成功率

北京干细胞抗衰老中心